夹山寺
湖南省常德市石
多云转小雨36~25°C
天气网讯,就今年天气来说,是比较异常的,先是今夏极端高温干旱,再就是台风偏少等,很多天气都呈现了异常的迹象,对此,很多人对今冬感到担忧,怕会是一个非常冷的冬天。那么,今冬气候会偏冷吗?国家气候中心表示:预计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今年冬季,而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冬季偏冷的概率为50%。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今年冬季
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今年冬季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会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的频率增加,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冬季偏冷的概率为50%。拉尼娜事件对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热带大气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是显著的,且进入秋季以后拉尼娜事件在缓慢发展。海温现状及大气对海温的响应均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的持续。国家气候中心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现状以及国内外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结果,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2022/2023年冬季。世界气象组织(WMO)8月依据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预测,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2022年9月至11月的概率为70%,但2022/2023年12月至2月的概率将逐渐下降至55%。
预计拉尼娜事件当年11月,西南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我国平均气温主要表现为:我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华北南部、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我国降水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华东中部、华中中部、华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新疆中部等地;东北地区西部、西南地区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多。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的下垫面强迫重要因子之一,冬季气候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大气环流系统内部自然变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家气候中心将在10月下旬开展冬季气候大会商,加强大气-海洋耦合系统的分析研判,及时提供最新预测意见和服务信息。
拉尼娜影响:
寒冬
据了解,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东北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偏多。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秋季以来(2022年9月1日至10月9日),全国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同期偏高0.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8高。全国平均降水量7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7少,呈现暖干气候特征。
历史数据:
1950s-1980s,“拉尼娜”事件秋冬季(9月至次年2月)全国共发生139次冷空气过程(其中34次达到寒潮级别),1972/73年秋冬季的冷空气过程最多,有24次。
1990s-2022.02,“拉尼娜”事件秋冬季共发生14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27次达到寒潮级别),2000/01年秋冬季和2012/13年秋冬季的冷空气最多,有23次。
2008年和2018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偏重年份,2011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正常偏轻年份,2001、2012和2021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偏轻年份。2008年10月西藏遭遇有气象资料以来范围最广、强度较强的降雪天气。2018年10月黑龙江和新疆遭受低温冷冻害和雪灾;11月四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新疆、青海、黑龙江等多地遭遇暴雪。
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信风是指低空中从热带地区刮向赤道地区的行风,在北半球被称为“东北信风”,南半球被称为“东南信风”,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利用这恒定的偏东风航行到东南亚开展商务活动。因此,信风又名贸易风。
相关推荐
10月11日环境气象预报: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等仍有沙尘
今日起中东部开启升温模式 15日长春沈阳等温度将升至20℃左右
降水和补水使鄱阳湖水位持续回升 15日将涨至7.90米左右
“世界上最小的鸡”走红网络 生出来的蛋和鹌鹑蛋差不多
九寨沟国庆遇冷7天迎客211人 九寨沟今年国庆为何遇冷
新疆雪后石城晶莹如雀羽 如梨花盛开美如仙境
根据最新天气预报,预计今明西南江南等降雨依然频繁,其中,四川盆地、江南中东部、云南西部等局部暴雨或大暴雨。除了南方,北方多地也会出现明显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可达暴雨级别,即西北华北等迎强降水,同时还会伴强对流天气出现,注意防范。
2021-08-18据北京最新天气预报,今北京雨水暂歇,在阳光的助威下,气温回归30℃。不过,此次停雨极其的短暂,因为预计明后天又将迎来新一轮降雨。在降雨的影响下,气温又将降到30℃以下,尤其后天的最高气温25℃左右。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凉,大家要谨防感冒哦。
2021-08-18近来,绍兴强降雨频繁,有些乡镇还引发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有些地方地质灾害风险较高。据最新交通天气,因为受强降雨影响,绍兴部分景点暂停对外开放,具体体恢复时间视天气情况通知。持续降雨使得多地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大家尽量别前往。
2021-08-18昨日(16日)北京海淀区局部遭受强降雨袭击,导致旱河铁路桥下出现严重积水,就在这时,一辆小汽车经过这里,不幸的事情就此发生了。据北京海淀官方消息,此次北京暴雨积水,导致2人驾车涉水被困遇难。近来多地强降雨多发,大家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那么,被积水围困如何逃生呢?一起来了解。
2021-08-18从昨天(16日)开始,四川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尤其从夜间开始,雨量加大。而根据最新天气预报显示,四川今明强降雨继续在线,尤其要注意绵阳成都等个别地方降雨量可达大暴雨级别,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谨防内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021-08-18据8月17日环境气象公报显示,未来一周我国大部无明显污染天气,不过,因为受大风天气影响,今天新疆甘肃部分地区仍有沙尘天气。另外,近期华北、黄淮部分地区白天温度较高,辐射较强,利于臭氧生成。所以,去新疆、甘肃旅游的朋友,要注意防范沙尘哦。
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