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作两院植物园
儋州市那大镇西
多云16~4°C
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今日(23日)地震最新消息,今天早晨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了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一直到现在,新疆都还在连续不断地发生余震。据环球时报最新消息,截至今天10时28分,乌什地震已致6人受伤,47间房屋倒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新疆地震最新情况
今天凌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中属于高山区域,人口稀少。截至今天10时28分,地震已致6人受伤,47间房屋倒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和新疆森林消防总队目前正在受灾乡镇开展应急救援,排查危房、搬运物资,安置受灾群众。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余震统计,截至1月23日12时,新疆共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56次,其中3.0—3.9级地震43次,4.0—4.9级地震9次,5.0—5.9级地震4次,6.0级及以上0次,目前最大余震5.3级,距主震震中约17公里。
主震后为什么会出现多次余震
地震发生之后能量的释放有一个持续和衰减的过程,所以在大多数较强地震发生后,在震源区及其附近会发生的震级较主震相对较低的地震,被称为余震。
在多数情况下,余震活动强弱与主震大小相关,主震越大,余震的活动就越强,次数越多。余震活动会随着时间在强度和次数上逐渐衰减,但不同构造区域的余震活动,持续时间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持续几个月,而有的可能持续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在我国,根据地震频率和释放能量的不同,通常将地震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孤立型地震,是指一次大地震之后,余震强度相对很弱,数量不多。
二是主震余震型,是指余震强度相对较弱,数量较多。
三是多震型,是指主震为几次强度接近的事件,而且余震数量很多。统计表明,在我国大陆地区,80%的中强以上地震,为孤立型和主震余震型地震。也就是说,大约80%的5级以上地震之后,后续余震的震级和活动水平,都不会高于主震。
地震余震
余震来了该怎么办?
避震不分主震和余震,不可掉以轻心。
一是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例如,山体滑坡、水库溃堤、堰塞湖泄漏崩塌等,在搭建临时避震场所时,必须远离这些区域。
二是要防范危房进一步破坏伤人。主震后余震持续不断,在专业部门尚未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之前,即使自家房屋尚未倒塌,震后也不要贸然进入或居住。救援人员在震后短时间内的余震密集活动期间,必须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提高防范余震的意识和技能,减少余震伤亡。
据地震台网发布关于印尼地震最新消息,今天(2日)13时01分,印尼的西巴布亚省近海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印尼处在全球最活跃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为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印尼曾经发生过非常严重的地震海啸。
2021-08-03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地震最新消息今天(2日):11时28分千岛群岛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千岛群岛是位于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岛之间。因为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火山、地震非常多,其中,地震平均三天一次。
2021-08-03据中国地震台网最新消息今天(31日)发布:凌晨1时10分秘鲁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有网友分析,可能会造成震中附近轻度破坏性影响,不过震中离附近一座大城市还是有一定距离,所以对应该不会有破坏性影响。还有网友表示有震感。
2021-08-04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关于西藏地震最新消息:今天(29日)14时42分西藏那曲聂荣县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有网友表示没有感觉。西藏是我国地震高发区之一,尤其那曲市地震比较频繁,大家一定要了解相关的防震和逃生知识哦。
2021-08-04据中国地震台网最新消息,今天(13日)12时21分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据专业人士称,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高原无人区,周边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336米。该地震距离5月22日7.4级地震73公里。因为属于人口稀少区域,不会造成破坏性影响。
2021-08-16据中国地震台网8月14日发布的地震消息,海地地区于14日20时29分发生7.3级地震。该地震级别属于大地震级别,而又因为震中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且建筑无抗震设防能力,所以造成重大伤亡损失。据当地民防局消息,截至目前,海地地震已致1297死至少5700人受伤。其中,南部灾区13000多所房屋被摧毁!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