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桥
广西桂林市区内
中雨26~21°C
导语:处暑是我们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在春秋的时候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制定出来的几个节气节点,我们观察气候的变化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处暑三候分别是什么。
处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简介: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钟。
处暑节气由来:
公历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申月是秋季的第一个月份,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小结:我们古代有许多的三候,我们的处暑也是有分为三候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处暑也是暑期过去的表现。
今日小寒节气,一般从其含义上来讲,小寒之后,天气便开始往最冷的天气奋进了,甚至有的地方迎来最冷时节。不过,每年气候情况不同,据最新预报显示,今年小寒节气全国大部或偏暖。此外,南方多地小寒时节前期多阴雨,注意防潮。
2022-01-06今大寒节气,北京迎来了2022年初雪,在初雪的衬托下,北京每个角落都别有意境,尤其一些景点,简直让人回到了那个年代。其中,今早晨,故宫白雪镶红墙,让人梦回紫禁城!还有天坛,雪后景象简直美如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2022-01-21中国古代先贤观察天象的变化,参照地候的变化,结合物象的变化,最后形成的反映一年气候的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自然界的节律变化,有效指导了当时人们的生活。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2-02-21今日雨水节气,很多地方“知时节”的下起了雨,而且雨量还不小呢。不过,并不是雨水节气就一定会下雨,具体下雨的概率如何,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关于雨水节气降雨概率排行榜情况。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雨水节气下雨概率高的前十名城市全部集中在南方,第一名是贵阳。
2022-02-21虽说雨水节气这天不一定会下雨,但从往年的天气情况来看,一般下雨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对此,大家都感到好奇,到底雨水节气为啥爱下雨呢?根据雨水节气多雨的原因分析,雨水之后,日照会增加,如此气温会回升,但由于冷空气还比较活跃,冷暖交汇就出现了降雨。
2022-02-21今天(20日)谷雨节气,上海多云转小雨,不过,这雨到晚上才会到来。气温上,今最高26℃,预计接下来的两天会继续攀升,尤其后天高达31℃!加上有雨水出没,所以会感受到夏季的潮湿闷热感。不过,这样的天气也不会一直持续,因为后面还会有冷空气侵袭,气温还会有明显下降,大家注意及时添衣。
2022-04-21